一、勞動仲裁的程序流程
1、申請與受理
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。實踐中,仲裁申請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:
(1)申請人的姓名、住址和身份證號或者其他身份證件號碼以及聯(lián)系方式;
(2)被申請人名稱、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、職務等;
(3)發(fā)生爭議的事實、申請人的主張和理由等。
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請書后,應在七日內審查作出受理與否的決定。
2、開庭與裁決
(1)仲裁庭應在開庭前5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、開庭時間、地點書面通知當事人;
(2)當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經(jīng)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,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處理,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仲裁;
(3)開庭后應宣布仲裁人員名單,詢問是否申請回避;
(4)然后當事人陳述并辯論,最后進行裁決。
二、申請勞動仲裁應避免七種風險
1、仲裁請求不當?shù)娘L險。當事人申請仲裁時,應根據(jù)客觀事實和有關法律、法規(guī),提出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范圍的請求事項,反之除要負擔相應的仲裁費用外,對其不當?shù)恼埱?,勞動爭議仲裁委將不予支持。
2、超過仲裁時效的風險。當事人提出仲裁要求,應當自勞動爭議發(fā)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提出書面申請,勞動爭議發(fā)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。當事人超過時效申請仲裁的,將不予支持其請求。
3、逾期改變仲裁請求的風險。當事人增加、變更仲裁請求,或者提出反訴,應當在勞動仲裁委員會指定或許可的期限內提出,超過時限的,仲裁委將不予受理。
4、不按時出庭的風險。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或者未經(jīng)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,對申訴人按撤訴處理,對被訴人可作缺席裁決。
5、舉證不能的風險。沒有證據(jù)或提供的證據(jù)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,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,法律另有規(guī)定的除外。
6、不按時交納仲裁費用的風險。當事人自收到案件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,應按規(guī)定預交案件受理費、處理費,若確有困難無力交納仲裁費用的,當事人可以書面申請并提交相關部門的證明,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其費用的緩、減、免交。申訴人無故不按規(guī)定預交案件受理費、處理費的,按自動放棄申訴處理。
7、不當行為的風險。當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張,應當實事求是,向仲裁委提交的證據(jù),應為原件或原物,或經(jīng)仲裁委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復制品。當事人不得虛假陳述,不得作偽證,否則將負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三、勞動仲裁結果出來后不執(zhí)行怎么辦
勞動仲裁裁決后,向人民法院申請執(zhí)行的,需要提交申請執(zhí)行書、生效法律文書副本若干份、申請執(zhí)行人的身份證明等材料。
勞動仲裁后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(zhí)行,應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和證件:
1、申請執(zhí)行書。
2、生效法律文書副本若干份。
3、申請執(zhí)行人的身份證明。(公民個人申請的,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)
4、人民法院出具的生效證明或者仲裁委出具的生效證明。
5、如有委托代理人的,應當提交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授權委托書;是律師的,應當提交律師事務所的所函和律師證件的復印件。
6、被執(zhí)行人是企業(yè)的,應當提交企業(yè)注冊基本資料、組織代碼證相關證明復印件;是個人的,應當提供個人身份材料。
7、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勞動仲裁的程序流程的相關內容。申請勞動仲裁雖然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,但是在之前勞動者應該注意規(guī)避一些風險,否則仲裁機構和法院可以不不予受理,這樣自己的損失還是要自己承擔,特別是如果有弄虛作假的不當行為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,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,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,保障合法權益,建議您直接向專業(yè)律師說明情況,解決您的實際問題。 立即在線咨詢 >
法制法律網(wǎng),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(wǎng)站,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。
CopyRight@2003-2022 fazhi.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
豫ICP備2022016495號-26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